生活中的學習… What I've learned in life…

我的姑姑

作家杏林子(原名劉俠)有一首詩叫做「好生好死」:

就這樣,我寫下那首禱告詞:
有一日
當我離去
且讓我化做泥中芬芳
等候明春
做為第一朵出土的雛菊

或是五月的禾風
青青的麥田中
為你遞送初熟的香氣
當我離去
請勿為我立碑
若是可能
我寧肯立於你們心中
也勝於荒草淹沒

有一日
當我離去
請勿用輓聯把我包圍
請勿用鮮花將我堆砌
請勿用歌功頌德的文字追悼我
請勿用眼淚和哭聲埋葬我
我已前赴一神秘的約會

我多麼希望你們歡歡喜喜
如同我的歡喜一樣

我的路已走完
力已出盡
若是我甚麼都未曾留下
就讓我悄悄的走
回到我原來的地方

我的姑姑在台灣時間西元2010年10月13日上午七點整安息主懷。

(照片中六個月大的小嬰孩是我,抱著我的是當時剛滿23歲的我母親,在我母親左側扶著我的就是我姑姑。)

姑姑跟我的感情不同於其他的親戚。當年我出生一個月之後,我的父親便帶著眾人的祝福,拿著中國民國政府的公費留學獎學金出國留學。在我一歲的時候,我的母親終於得到中華民國政府的許可到美國跟我的父親會合。然而,為了怕這些拿了公費獎學金的學子一去不復返,中華民國政府把我扣押在台灣當作人質。接下來的三年,我就在爺爺奶奶和當時尚未出嫁的姑姑的撫養中長大。

有人說三歲以前的小孩沒有長期性的記憶,因此大部分的人很少能記得三歲以前發生的事情。雖然我對於三歲以前的事情記得的不多,但是我跟爺爺奶奶和姑姑的感情就是比其他的人深厚。在我記憶中,三歲以前的事情我印象最深的其中一件就是我姑姑和她當時的男朋友(也就是她後來的先生,我的姑丈)。當年,我們家裡最「反對」他們在一起的人就是我。反對的原因不是因為我討厭我姑丈,而是因為我覺得姑姑是「我的」。

我姑姑跟姑丈在約會的時候,我常常兩隻手張開擋在我們家的大門口不准我姑丈進我們家門。那個時候我們家住在高雄少年感化院的員工宿舍裡。少年感化院的員工宿舍跟眷村非常的相似,就是一大群的磚瓦平房和錯綜複雜的小巷子。我姑丈總是騎著他的偉士牌機車來到我們家的大門口(也就是照片中的那個門)。進了我們家的大門之後有一個小院子,過了小院子之後要走一個兩三步的小階梯才能打開我們家的紗門,然後進到屋裡。

我當時總是等在紗門口,有的時候我也會跑到大門口擋著不讓我姑丈進到我們家裡。在我當時小小的心靈中覺得姑姑是「我的」。現在來了一個人要把「我的」姑姑搶走,我當然不能讓他得逞。於是,可想而知,為了要能夠追到他心目中理想的另外一半,我的姑丈當時花了極大的功夫來討好我姑姑的小姪子。其中一項討好我的方法就是騎機車帶我去兜風。

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家附近有一間很大的廟。姑丈總是騎著他的偉士牌機車載我到廟的附近繞一圈再回家。這樣子兜風一圈我才會「放人」。

不久之後,姑姑就跟姑丈結婚了。

四歲那年,我的爸爸跟媽媽學成歸國,我們舉家從高雄搬到台北。但是爺爺奶奶和其他的親戚,包括姑姑和姑丈,仍然住在高雄。由於相隔兩地,因此見面的機會便少了。姑姑和姑丈結婚之後在高雄市區買了一間位在11樓的公寓。當年,台灣的高樓大廈不像今天這麼多,我認識的朋友裡面沒有人住在這麼高的房子裡面,因此每次到姑姑家我都有居高臨下的感覺。

我對姑姑家的另外一個印象是姑姑有好多好多的文學書籍。我們家裡雖然也有很多爸爸的書,但是我爸爸的書大部分都是英文的。中文系畢業的姑姑有好多中外古典文學的經典。雖然那些書當時我看不懂也沒有興趣,但是在我心中覺得姑姑真是好厲害,可以讀這麼多的書。

在我五歲那年,姑姑家裡發生了兩件不幸的事情。

首先是姑姑的大女兒,也就是我的表妹,在一歲多的時候不幸在一次的意外中喪生。有人說人生中最無法承受之痛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作了爸爸之後我更能體會失去孩子會是多麼難以承受的一種錐心刺痛。我多麼希望這樣的悲劇永遠不要發生在人間,但是很不幸的它就在我的姑姑家裡發生了。

失去孩子之後,姑姑的身心靈都陷入了幽暗的低谷。原本就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姑姑也在這種情況下病情加劇。類風濕性關節炎像是慢性的死刑,患有這種病的人全身的關節在天氣潮濕的時候就會開始疼痛。而且這樣的疼痛會從一處的關節慢慢的蔓延到全身,同時疼痛的程度也會隨著時間而加劇。作家劉俠就是患了跟我姑姑一樣的病。於是,姑姑原本良好的關節一個一個開始變形,最後造成姑姑的後半生都在失去孩子的心痛與關節炎的疼痛中度過。

劉俠曾經說過:「苦難猶如一張濾網,將生命中的雜質一點點濾去,剩下的便是清澄如水。」經歷了超過30年的病痛之後,姑姑終於安息在主的懷中了。姑姑的一生教出了無數優秀的高雄女中學生。姑姑也在苦難中把兩個兒子教養成敬虔愛主又負責有為的青年人。我知道躺臥在主耶穌懷中的姑姑現在再也不會感到關節的疼痛,也不再有傷心的眼淚。姑姑已在樂園中享受與主同在的喜樂。我只求神看顧我的兩個表弟和我的姑丈,願主耶穌的恩惠與慈愛親自安慰他們,讓他們在難過之後重新拾起從主耶穌那裡來的喜樂與盼望。在基督裡,有一天我們都要再相見。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4 thoughts on “我的姑姑”